原创研究:2022年关于跨性别者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 | 转发

CW小管家 同语II

这里是CW未命名色彩。

策划 | CW学术组

作者 | 胡桃 冰羽 Heng

审校 | Heng

制图 | 胡桃

制作 | 星水


编者按

跨性别指性别认同与出生时被指派性别不同的人,包括跨性别女性、跨性别男性和非二元性别/性别酷儿等。据保守估计,中国的跨性别群体至少有400万人,但是存在不等于被看见,跨性别者在中国的可见度依然极低。根据北京同志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中国的跨性别和性别非常规者面临来自原生家庭、职场、校园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压力。


本研究是CW未命名色彩策划的“中国大陆跨性别者的生存境况”序列研究的子课题之一,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社会公众对跨性别者的社会态度,强化社群组织、学术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结,为普及性别多元教育、制定与跨性别有关的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人员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在2022年3月31日国际跨性别现身日到来之际,CW未命名色彩特别推出原创研究——“2022年关于跨性别者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


1

数据来源

本调查报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的关于跨性别者的社会态度分析,二是通过心理学实验进行的关于跨性别者的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 IAT)分析。在具体介绍时,将以展示问卷分析的结果为主,并在结论与讨论部分展示心理学实验结论。


问卷的数据来源于“关于跨性别者的社会态度”调查,调查进行了2个月左右(2022年1月17日~2022年3月19日),主要通过豆瓣、微信、微博、推特等网络平台收集数据,共得到5993份问卷,按照通过注意力设置、问卷填答时间高于90秒以及通过答卷质量筛查的标准来筛选问卷,共获得4633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填答率为77.31%。有效样本中,跨性别、顺性别异性恋和顺性别非异性恋受访者分别占比34.92%、32.01%和33.07%,学生群体占比更高,年龄分布较为年轻。在比较跨性别、顺性别非异性恋和顺性别异性恋三类人群以及跨性别内部的社会态度时,所计算的比例均为对特定问题持某一类态度的人数与每一类人群的总人数之比,分母为三类比较主体各自的人数。


心理学实验通过校园匿名平台、性少数社群发布招募信息和方便抽样来招募被试,共招募到31名被试,其中一名被试在实验中由于反应正确率较低,被从分析中移除,余下30名被试。所有有效被试均为北京大学学生(29人)或北京大学毕业生(1人),年龄在18~29岁之间。绝大部分被试母语为中文,右利手且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另有母语非中文,左利手,视力/矫正视力异常者各一人,不过3名被试都能够正常完成实验。考虑到实验内容的特殊性,我们对被试的性别进行了更精细的调查和描述。在所有有效被试中,被指派性别男性和女性各15人,占比50%。性别认同男性10人(33.5%),女性14人(46.7%),非二元性别2人(6.7%),不确定4人(13.3%)。性倾向异性恋17人(56.7%),同性恋2人(6.7%),双/泛性恋6人(20%),无性恋1人(3.3%),不确定4人(13.3%)。如果按被指派性别与性别认同完全一致来定义顺性别,有效被试中有顺性别者24人(80%),跨性别者6人(20%)。其中顺性别者中异性恋有17人,非异性恋7人,跨性别者中均为非异性恋。在内隐态度实验开始前,告知被试他们将参加一项“词汇分类任务”。


2

概念界定

本报告将人群分为跨性别、顺性别非异性恋和顺性别异性恋三类人群,主要进行这三类人群关于跨性别者的社会态度的横向比较,跨性别内部则会划分为跨性别女性、跨性别男性和非二元性别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将首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界定。


跨性别和/或非常规性别者指性别认同和出生时被指派性别不一致的个体。出生时被指派性别指出生后由医生、家人等为个体指派的性别,有男性和女性两类。性别认同即为个体自己认同自己属于的性别,在本调查中是多选题,有男性、女性、非二元性别/性别酷儿和异装者四个选项,我们在本报告中将跨性别(Transgender)和/或非常规性别者(Gender Nonconforming)操作化为满足以下条件中任意一条即为跨性别和/或非常规性别者:对性别认同的选择超过两项、对性别认同的选择只有非二元性别/性别酷儿或异装者、对性别认同的选择只有男性且出生时被指派性别为女性、对性别认同的选择只有女性且出生时被指派性别为男性。除此之外的受访者被归类为顺性别(Cisgender)。


性倾向指个体在浪漫、情感、性等若干个维度上被若干种性别所吸引,调查中性倾向是多选题,有异性恋、同性恋、双/泛性恋、无性恋、不确定和其ta六个选项,我们在本报告中将选择了异性恋而没有选择同性恋、双/泛性恋和无性恋的个体归为异性恋者。除此之外的受访者被归类为非异性恋者。


3

样本描述

3.1 性别与性倾向

在本次调查的4633位受访者中,顺性别者有3015位(65.08%),跨性别者有1618位(34.92%),顺性别者中顺性别女性比例更高(56.09%),跨性别者中跨性别女性、跨性别男性和非二元性别分别占比23.98%、11.68%和64.34%。


图1 受访者性别


本调查对性倾向的选项设置并不能涵盖所有可能的性倾向,且目前基于二元性别认定的性倾向对于非二元性别者来说并不适用,因此图2中展示的基于受访者自我选择的性倾向可能是不尽准确的粗略分类,其中非异性恋者占比62.53%。


图2 受访者性倾向


三类人群的社会态度差异是本报告关注的重点,结合性别与性倾向,受访者中跨性别、顺性别异性恋和顺性别非异性恋分别占比34.92%、32.01%和33.07%,比例较为均衡


图3 三类人群占比


3.2 人口学特征

从人口学特征来描摹人群画像,受访者整体较为年轻、以大学专业/大学本科教育为主、目前单身者居多、大多数人现居地为城镇。从社会经济特征来描摹人群画像,受访者散布于各个行业,全日制学生占比更高。


3.3 所在地特征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来广泛,遍布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广东、北京、江苏、河南、山东和上海地区包揽了受访者人数的前六名,另有311位受访者来源于海外。


图4 受访者所在地


4

主要发现

我们会围绕受访者对跨性别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来初探受访者对跨性别及相关议题的社会态度。


4.1 关于跨性别的基本认知

4.1.1 绝大多数人认为性别可以改变

对于问题“您认为人的性别可以改变吗”,跨性别者中有93.63%的人认同性别可以改变,顺性别异性恋群体中有86.38%的人认同这一看法,顺性别非异性恋者中支持这一看法的比例最高(95.04%)。


图5 对“您认为人的性别可以改变吗”的看法


4.1.2 绝大多数人对跨性别有初步了解

对于问题“您在填答此次问卷之前是否听说过‘跨性别者(transgender)’这个词语”,三类人群各自都有超过93%的人听说过这一词语,尽管如此仍是顺性别异性恋者知晓率最低。


图6 对“您在填答此次问卷之前是否听说过‘跨性别者(transgender)’这个词语”的看法


4.1.3 性别多元论在顺性别异性恋群体中接受度最低

对于问题“您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性别(男性和女性)吗”,跨性别者中只有12.86%的人认同这一性别二元论,顺性别非异性恋中这一比例为13.19%,而顺性别异性恋者中倾向于认同性别二元论、即不认同性别多元论的比例高达41.00%。


图7 对“您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性别(男性和女性)吗”的看法


4.2 关于跨性别者的总体认知

4.2.1 跨性别和顺性别非异性恋群体对网络中的跨性别者态度较为正面

对在网络上看到过跨性别者或与跨性别有关的信息以及不确定的受访者追问“您对网络中的跨性别者感受如何”,整体来看,跨性别者和顺性别非异性恋者持比较正面和非常正面感受的比例更高,而顺性别异性恋者持正面感受的比例会低得多而持负面感受的比例更高。值得注意的是,跨性别者对网络中的跨性别者感受持比较负面态度的比例与顺性别异性恋者相差不多,这可能与跨性别者在网络上的不良体验有关。


图8 对“您对网络中的跨性别者感受如何”的看法


4.2.2 跨性别者对生活中接触的跨性别者的评价有两极分化趋势

对在生活中有遇到过跨性别者或不确定的受访者继续追问“您对生活中的跨性别者感受如何”,整体来看,跨性别者和顺性别非异性恋者持正面感受的比例更高,与真实个体的接触以及社群互助等让跨性别者对生活中的跨性别者感受有积极感受的比例非常高,而顺性别异性恋者持正面感受的比例会低得多。与网络场景相似的是,跨性别者对生活中的跨性别者感受持比较负面态度的比例甚至超过了顺性别异性恋者,即跨性别者对生活中的跨性别者整体持积极态度的同时也有两极分化的趋势,这可能与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不同认知阶段的跨性别者所能接触到的相关资讯、社群资源不同等有关。


图9 对“您对生活中的跨性别者感受如何”的看法


4.2.3 顺性别非异性恋和顺性别异性恋群体与生活中的跨性别朋友相对不熟悉

对在生活中有遇到过跨性别者或不确定的受访者继续追问其是否有朋友是跨性别者,会发现跨性别者中熟悉的跨性别朋友占比更高(56.63%),而顺性别异性恋者中熟悉的跨性别朋友占比最低(28.98%),顺性别非异性恋者熟悉的跨性别朋友比例居中(34.42%)。也即在顺性别规范下,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交区隔依然明显。


图10 对“您有朋友是跨性别者吗”的看法


4.3 关于跨性别者的具体认知

4.3.1 顺性别非异性恋群体对跨性别者的整体态度最积极

我们将具体的医疗、生活、社会和法律四个维度共27个社会态度问题(已经负向问题正向化处理)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抽离出整体态度因子得分、医疗态度因子得分、生活态度因子得分、社会态度因子得分和法律态度因子得分5个代表性变量,以进行三类人群以及跨性别内部的社会态度比较,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检验。


调查发现三类人群在这五个层面的社会态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具体来说,在整体态度上,顺性别非异性恋的态度最为积极,跨性别次之,顺性别异性恋的态度最为消极。若分医疗、生活、社会和法律的具体态度来看,最持支持性态度的是跨性别,顺性别非异性恋次之,而顺性别异性恋的态度最为消极。


图11 三类人群社会态度因子得分均值


4.3.2 在跨性别群体内部,跨性别女性对跨性别者的态度最为积极

跨性别者内部就跨性别个体及其一系列议题也存在差异性。可以看到除了生活维度外,跨性别者都持偏积极向的态度,但其支持性程度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除社会维度的差异不显著外,整体因子得分和其余维度的因子得分均显著不同。具体来说,在整体态度因子得分、医疗态度因子得分和法律态度因子得分上,积极态度由高到低分别为跨性别女性、非二元性别和跨性别男性。


图12 三类人群具体态度因子得分均值


4.3.3 跨性别女性与跨性别者的心理感受最亲密

我们参照Bogardus(1925)提出的社会距离量表设计了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问题,加总后的社会距离得分可以衡量个体与跨性别者的心理距离与接受程度,社会距离得分越高,表示其与跨性别的心理感受越亲密,我们会分跨性别、顺性别异性恋和顺性别非异性恋三类人群及跨性别者内部两个部分进行社会态度因子得分分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检验。


与跨性别者、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的关系亲疏从高到低分别为跨性别者、顺性别非异性恋和顺性别异性恋者,且三类人群的社会距离差异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


图13 三类人群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均值


跨性别者内部与跨性别者、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的关系亲疏从高到低分别为跨性别女性、跨性别男性和非二元性别,社会距离差异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而跨性别者内部与非二元性别/性别酷儿的社会距离得分差异不显著。


图14 三类人群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均值


4.3.4 在如厕和着装规范方面,跨性别女性有更多疑虑

在涉及如厕以及是否应遵循二元性别规范等生活维度的态度因子得分上,所有跨性别者均持消极态度,消极态度由高到低分别为跨性别女性、跨性别男性和非二元性别。总体来说,跨性别者对“在手术前有权按性别认同进入厕所”倾向于不认可,而更倾向于“在手术后有权按性别认同进入厕所”和“应当按照性别认同的规范着装”。这意味着在如厕和着装规范方面,跨性别者总体仍有较大疑虑,跨性别女性尤甚。


图15 三类人群生活态度因子得分均值


4.4 关于跨性别者的社会态度的影响因素初探

最后,我们以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与跨性别女性的社会距离得分、与跨性别男性的社会距离得分和与非二元性别/性别酷儿的社会距离得分作为因变量,分全人群与跨性别者考察了社会距离得分的关联因素。社会距离得分越高,表示其与跨性别者社会距离越近、理解程度越高、关系越亲密;社会距离得分越低,表示其与跨性别者社会距离越远、理解程度越低、关系越疏远。


人口学特征而言,在年龄上,相较于18岁以下的受访者,年龄越大社会距离得分显著更低,30岁以上人群则没有显著差异。


受教育程度上,相较于小学及以下者,受教育程度越高,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也越高,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与跨性别者的关系最亲近。


婚恋状况上,比较有趣的是,相较于单身状态,处于恋爱状态的人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显著更高,而处于婚姻状态的人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显著更低,一种可能的原因在于,相较于浪漫爱,婚姻制度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捍卫父权制和维护传统二元性别关系的制度规范,其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个体对打破或超越固有范式可能性的想象。


现住地上,居住于城镇与农村的人们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没有差异,而居住于港澳台/海外者与跨性别者社会距离得分显著更高。


社会经济状况上,收入越高者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显著越低。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也有显著差异,相较于IT从业者,总体上从事传统行业(如消费品、批发零售、服装)者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显著更低,而从事广告、公关、媒体、艺术、出版等行业者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显著更高,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与IT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距离得分基本没有显著差异。


在跨性别者内部,相较于跨性别女性,跨性别男性和非二元性别与跨性别者、跨性别女性的社会距离得分显著更低,亦即社会距离更远、理解程度更低、关系更疏远。跨性别男性和跨性别女性与跨性别男性的社会距离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但非二元性别者与跨性别男性的社会距离得分显著更低。跨性别者内部与非二元性别/性别酷儿的社会距离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5

结论

本次调查共获得4633份有效问卷,其中跨性别者、顺性别异性恋和顺性别非异性恋受访者分别占比34.92%、32.01%和33.07%,学生群体占比更高,年龄分布较为年轻。


在关于跨性别者的基本态度上,绝大多数人认为性别可以改变,但相较于跨性别和顺性别非异性恋者,顺性别异性恋者对性别二元论和性别不可改变的信念更强,其对跨性别的泛化了解和具体认知都会显著更少,无论是在网络中还是生活中其对跨性别的消极感受显著更多。此外,在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得分的关联因素分析中,我们发现更大的年龄、更低的受教育程度、已婚状态等是达成对跨性别者更多的理解和更亲近的关系的抑制因素。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整体学历较高且偏向性少数友好型,但顺性别异性恋者对跨性别者的误解与偏见仍然显著体现了出来,当扩展到全人群中时,可以想这种对跨性别者的偏见将更加广泛而深刻,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歧视性环境可能对跨性别者造成的身心伤害。


在不同维度的社会态度上,受访者在关于跨性别者手术与证件更改、如厕问题以及是否遵从二元性别框架的问题上有较大分歧。在整体态度上,顺性别非异性恋的态度最为积极,跨性别次之。在与跨性别者的社会距离上,三类人群的社会距离存在显著差异,与跨性别者亲密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跨性别、顺性别非异性恋和顺性别异性恋。在对生活中接触到的跨性别者的评价当中,虽然跨性别者和顺性别非异性恋者持正面感受的比例都较高,但顺性别非异性恋群体与生活中的跨性别朋友相对不熟悉,且跨性别者在对生活中的跨性别者整体持积极态度的同时有两极分化的趋势,这可能与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不同认知阶段的跨性别者所能接触到的社群资源不同等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跨性别群体内部的社会态度也有分野,其中跨性别女性的态度最为积极。以上几点提醒我们在性/别少数群体中,顺性别非异性恋群体和跨性别群体,跨性别女性、跨性别男性和性别酷儿/非二元性别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区隔。


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 IAT)实验结果表明,就读于高校的一般个体对于跨性别群体仍持有较为负性的内隐态度。跨性别个体的内群体偏好存在,但只在特定的情境(跨性别友善)中才表现出来;而在排跨的环境中,跨性别个体可能会和其他个体一样对跨性别表现出较为负性的内隐态度。可见,尽管大学校园总体较为包容,但对跨性别者的内隐态度总体仍较为负面,创造校园内的友跨环境对于去除偏见、提升跨性别学生的自尊和实现其性别认同至关重要。


本次调查报告存在的局限性主要涉及到调查抽样和问卷设计。首先,调查问卷传播途径主要为豆瓣、微信、微博等网络渠道,无法触及到不能接触网络的人群,仅反映了问卷填答者的社会态度,并不具有全国代表性或推广度。其次,由于帮助推介本问卷的网络博主或机构均对性/别多元群体友好,因而问卷触及到的受访者总体的社会态度还是偏向友好,可能未能囊括对跨性别议题态度更为负向的个体。再次,本次调查以涉及医疗、生活、社会和法律的社会态度及社会距离调查为主,未能深入到不同面向的更具体事宜,也无法进行因果推断,仅为初步的描述性分析和关联性分析。以上局限仍有待后续研究的持续改进。


6

建议

6.1 社群发展

完善社群建设,提升社群内部的性别包容程度

强化社群联动,促进性别多元群体的互相理解

增加社群活力,避免社群成员流失和封闭倾向


6.2 校园环境

将关于性别认同与性倾向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鼓励在大学开设有关性别认同与性倾向的研习课程

开展针对跨性别者所面临危机的校园心理咨询培训

建立应对基于性别认同与性倾向歧视的投诉和处理机制

建设性别中立厕所或张贴跨性别包容的性别友善标识


6.3 医疗卫生

推动跨性别去病理化在全国医疗系统的落实

明确成年跨性别者有权自主决定使用激素和接受性别重置手术

推动针对未成年跨性别者的青春期阻断治疗的医疗体系建设

鼓励线上问诊和当地取药,降低不同地区的跨性别者的就医成本


6.4 法制建设

依法关停针对跨性别群体实施扭转治疗的机构

保障跨性别者有更改毕业证、身份证等证件信息上的性别的权利

取消将外生殖器手术作为更改证件性别的唯一标准


致谢

我们真诚地感谢每一位认真填答问卷和参与实验的受访者与被试。特别感谢以下机构和个人对本次问卷调查的大力推介:


豆瓣 @Enlightening

微博 @同语CommonLanguage

微博 @多元家庭网络

微博 @镇镇在线反暴力

微博 @北同官微

微博 @远古文物夏青花

微博 @姬智女孩

微博 @一发姬中

微博 @双的游乐园

微博 @老双家传声筒

微博 @Lyn-Dawn

微信公众号 @北同文化

微信公众号 @ CW未命名色彩


我们希望感谢所有未能一一具名的朋友对本次调查的支持和转发!


本调查及报告仍有诸多不足,还请诸位读者批评指正。您可将您的宝贵意见发送至邮箱Good_luck_everyone@163.com。以上内容仅为本次调查报告简化后的初步版本,我们会对报告进行修改并在日后发布正式报告。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和参与!



参考文献:
Ashburn-Nardo, L., Voils, C. I., & Monteith, M. J. (2001). Implicit Associations as the Seeds of Intergroup Bias: How Easily Do They Take Roo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5), 789-799.
Atwood, S., & Axt, J. R. (2021). Assessing implicit attitudes about androgyn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96(8), 104162.
Axt, J. R., Conway, M. A., Westgate, E. C., & Buttrick, N. R. (2021). Implicit Transgender Attitudes Independently Predict Beliefs About Gender and Transgender Peop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7(2), 257-274.
Banse, R., Seise, J., & Zerbes, N. (2001). Implicit attitudes towards homosexuality: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controllability of the IAT. Zeitschrift Fur Experimentelle Psychologie, 48(2), 145-160.
Bogardus, E. S. (1925). Measuring social distance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ology, 1, 216–226.
Burke, S. E., Dovidio, J. F., Przedworski, J. M., Hardeman, R. R., Perry, S. P., Phelan, S. M., Nelson, D. B., Burgess, D. J., Yeazel, M. W., & van Ryn, M. (2015). Do Contact and Empathy Mitigate Bias Against Gay and Lesbian People Among Heterosexual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A Report From the Medical Student CHANGE Study. Academic Medicine, 90(5), 645-651.
Cochran, B. N., Peavy, K. M., & Cauce, A. M. (2007).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providers' explicit and implicit attitudes regarding sexual minoritie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53(3), 181-207.
Farnham, S. D., Greenwald, A. G., & Banaji, M. R. (1999). Implicit self-esteem. In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cognition. (pp. 230-248). Blackwell Publishing.
Gerhardstein, K. R., & Anderson, V. N. (2010). There's More Than Meets the Eye: Facial Appearance and Evaluations of Transsexual People. Sex Roles, 62(5-6), 361-373.
Greenwald, A. G., & Banaji, M. R. (1995).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1), 4-27.
Greenwald, A. G., & Farnham, S. D. (2000).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to measure self-esteem and self-concep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6), 1022-1038.
Montanez, A. (2017). BEYOND XX AND XY. Scientific American, 317(3), 50-51. Retrieved from <Go to ISI>://WOS:000449367500002
Olson, K. R., Key, A. C., & Eaton, N. R. (2015). Gender Cognition in Transgender Childre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4), 467-474.
Sabin, J. A., Riskind, R. G., & Nosek, B. A. (2015). Health Care Providers'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Toward Lesbian Women and Gay Me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5(9), 1831-1841.
Wang-Jones, T. T. S., Hauson, A. O., Ferdman, B. M., Hattrup, K., & Lowman, R. L. (2018). Compar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of gay, straight, and non-monosexual groups toward transmen and transwom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genderism, 19(1), 95-106.
Wang-Jones, T. T. S., Alhassoon, O. M., Hattrup, K., Ferdman, B. M., & Lowman, R. L. (2017). Development of Gender Identit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 to Assess Attitudes Toward Transmen and Transwomen. Psychology of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Diversity, 4(2), 169-183.
Schilt, K., & Westbrook, L. (2009). Doing Gender, Doing Heteronormativity: “Gender Normals,” Transgender People, and the Social Maintenance of Heterosexuality. Gender & Society, 23(4), 440-464.
Witten, T. M. (1999). Hate crimes and violence against the Transgendered: Peace Review: Vol 11, No 3. Peace Review.
卢国显.(2005).中西方社会距离的研究综述. 学海(05). doi:10.16091/j.cnki.cn32-1308/c.2005.05.021.
蔡华俭.(2003).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 心理科学进展(03),339-344.
张林,张向葵.(2003).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02),171-176.



你订阅Newsletter了吗?

第23期Newsletter已于3.28晚上发出,已订阅但未收到邮件的朋友们请手动将colorsworld@getrevue.co添加为联系人


为了防止失联,请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CW的Newsletter。为了避免CW的来信被无情扔进垃圾箱,建议使用网易邮箱

阅读数:242,点赞数:16,在看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