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那些年①丨26年前,各国拉拉聚在北京郊区做什么?(多图预警)

同小语 同语


 

2021年的今天,你在北京郊区怀柔县城打开女同性恋交友软件,“附近的人”少得可怜。

然而,26年前,却有一辆又一辆的大巴载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女同性恋往返于怀柔与北京市内。


她们开会、跳舞、写标语、喊口号,“女同性恋的权利是人权”的主张从郊区的临时帐篷里走向了世界。

年轻的你错过了26年前的盛况?不要紧,让“在场·那些年”系列带你回顾1995年世妇会中的女同性恋身影,重访“拉拉帐篷”中的那一方乌托邦。


“女儿国 ”

——1995世妇会与NGO论坛


“论坛的十天里,下了一场又一场的雨,我们开玩笑说,怀柔「阴气」太重,姐妹的团聚感动了上天”[1]


秋雨中的会场

https://www.soroptimistinternational.org/the-4th-world-conference-on-women-beijing-1995/


1995年9月4~15日,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18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和专门机构及有关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1.7万余人出席了会议。各国代表们求同存异,就《北京宣言》和《北京行动纲领》[2]的主要内容达成了共识。


开幕式

https://www.soroptimistinternational.org/the-4th-world-conference-on-women-beijing-1995/


会议秘书长Gertrude Mongella 在会议上讲话

https://globalfeministjourneys.com/event/the-fourth-world-conference-on-women-action-for-equality-development-and-peace-beijing/


与此同时,作为大会辅助性会议的95非政府组织(NGO)妇女论坛于8月31日至9月8日在北京怀柔召开。3万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组织成员参与了论坛。论坛围绕着“平等、发展、和平”的主题,讨论了全球妇女关注的问题及涉及妇女的各类问题。


怀柔非政府组织论坛

纪录片截图,"From Beijing—to Wong Foo”


NGO论坛会场被安排在距离北京市区50多公里远的怀柔二中及周边场地。正是在这里,希拉里克林顿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即人权”演讲


在会场外的空地上,各国NGO的代表支起了两百多顶帐篷[3],各个帐篷涉及到来自不同的地区的妇女议题 —— 韩国妇女白衣素裙,用民间祭祀仪式控诉日军二战时征用慰安妇、迫害妇女的罪行,身着和服的日本妇女展示着日本的七夕节礼俗[4]


女同性恋者举着紫色的旗帜游行,呼吁同性恋者的权利,而伊朗妇女则穿着橙色的服装,呼吁法律禁止堕胎[5]……

 

在这些临时搭建的“根据地”里,与会成员们举办了5000多场研讨会和1000多场活动,让怀柔县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女儿国”。


帐篷外空地上拉起的横幅

https://www.soroptimistinternational.org/the-4th-world-conference-on-women-beijing-1995/



拉拉帐篷

——世界女同性恋在怀柔


“在筹备会上,来自东南亚组织 Anjaree 的 Tang Suvarnananda 向秘书处解释我们不需要多奢侈的布置,只要有个为女同志搭建的帐篷就很满足。一年之后在北京再见面时,我们都不敢相信我们得到了要求的东西── 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帐篷”[6]


尽管各类帐篷有两百多顶,争取到一顶属于女同性恋的帐篷却并非易事。

 

一些女同性恋活动家作为ILGA(国际女、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间性人联合会)的成员与筹备世妇会的纽约秘书处见面,要求将女同性恋议题加入到官方的会议进程。


秘书处却说,场地已经没有空余再搭建属于女同性恋的展台,但在会议过程当中,据参会者Anna Leah Sarabia回忆,来自 Anjaree 的活动家Tang Suvarnananda 向秘书处解释,我们不需要多奢侈的布置,只要是为女同志搭建的帐篷即可。因为我们没提过分要求,他们就给了我们帐篷[7]


“我们从全世界各地召集女同志们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秘书处见面,要求了一些他们都不好意思拒绝的东西”[8]。


—— 女同志们终于在北京建立了一个拉拉“大本营”


拉拉帐篷外景

纪录片截图,"From Beijing—to Wong Foo”


“这是第一次,女同性恋有了一个官方空间”,来自南非的Beverley Palesa Ditsie如此评价,“在这里,我们办工作坊、聚会、读诗、与其他女人见面、或者卖卖T恤”[9]


拉拉帐篷作为地标空间的意义是非凡的。

 

来自IGLHRC(International Gay and Lesbian Human Rights Commission)的Rosenbloom回忆,在九天的论坛期间,成百上千的人访问了拉拉帐篷,不仅世界各地的女同性恋在这里找到了彼此,更多对同志议题感兴趣、好奇的人也前来拜访,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人。

 

据当时的新闻报道,来自世界各国的女同志在世妇会期间也曾尝试联系“中国姐妹”[10],90年代北京同志运动积极分子吴春生参与组织了世妇会期间中外同性恋在莱特曼酒吧的大派对。


时任UNDP 志愿者的苏茜回忆道:“吴春生找了几个大巴从怀柔开车到莱特曼……(这让)国外的女同志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有机会可以和更多的中国女同志交流……(在酒吧里)女孩抱着女孩一起跳舞,我觉得外国的参与者可能会吃惊,因为她们没想到可以在中国这么干。”[11]


有关这段历史,还可以参考阅读拉拉社区口述史《乔晓彭:找到最被压迫的声音》


帐篷内景

纪录片截图,"From Beijing—to Wong Foo”


世妇会文件草案有几段话中的“性倾向”“性权利”“性自主”词汇被加了括号供政府代表进行辩论磋商,女同性恋群体在世妇会上展开活动,希望女同志的人权会被清楚地写进最终的文件里。为此,30多名参会拉拉现场制作了一张巨大的写着“Lesbian Rights are Human Rights”的横幅“偷渡”进了会场,以表示对南非组织代表Beverley Palesa Ditsie关于女同性恋权利的演讲的支持。


Beverley Palesa Ditsie 在会场发言

https://ourconstitution.constitutionhill.org.za/timelines/sexual-orientation/


Beverley Palesa Ditsie(左)在拉拉帐篷外

https://blikk.no/aktivisme-aktivist-beijing/da-lesbene-trollbandt-beijing/196330


在9月5日,来自50多个国家的约500名拉拉还参加了在怀柔会场的游:行,她们唱歌、打鼓,手举标语,从拉拉帐篷出发,表达自己的意见。


女爱女,世界归大家

Lesbians free everyone

图源:arts24


“我们在这里”

纪录片海报,《我们在这里》


虽然最后,由于反对势力过强,有关性倾向的内容最终没有被清楚地写进相关文件里,但Ditisie的演说、拉拉帐篷的存在,都证明了女同志出现在了这样的会议,在世界级的论坛上获得了历史性的“在场”

 

也许帐篷是临时的,但情谊是永久的…… 


想知道在会议期间

拉拉代表们讨论的具体议题

及其意义价值吗?


想知道更多与会者的生平资料、

个人故事和国际组织间的渊源吗?


欢迎关注“在场·那些年”后续系列内容!


女同性恋在这里,遍布世界各地


文案:枣
编排:Rachel


参考资料:

[1]佟新.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载于刘伯红、谢丽华、吴华编,女性的反响(续集)[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257.

[2] 《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原文见:https://www.un.org/womenwatch/daw/beijing/pdf/BDPfA%20C.pdf

[3]杜宇.相聚在北京——1995世妇会NCO论坛会侧记[J].中国残疾人,1995(11):16-18.

[4]何红一.民间文化与“世妇会”[J].民俗研究,1996(02):56-57+64.

[5]Naomi Abramowitz PhD (1997) NGO Forum on Women, Beijing ′95—Look at the World

[6]韦婷婷.以女同性恋的眼睛看北京世妇会[J].中国发展简报,2014,63(03):58-65.

[7]《Les+》第29期

[8] 同上

[9]《The Advocate》,1995年10月17日,第20-21页

[10] http://www.cnd.org/CND-Global/CND-Global.95.3rd/CND-Global.95-09-06.html

[11]同[6]

纪录片《我们在这里》、"From Beijing—to Wong F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