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 | “疯批ntxl”的梗不好玩,请正视性少数群体家暴问题

同语


家庭暴力具有高发性和普遍性,我国有约三分之一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并非只有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暴力才是家庭暴力,发生在恋爱、同居关系之间的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


性与性别少数群体是遭受家庭暴力的高危人群,但却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支持和法律保护。


而家暴绝非“家务事”,而是人权问题、社会问题、发展问题


本文就来与大家回望

多元性别社群经历的家庭暴力有哪些特点

为何Ta们更易受伤

Ta们的伤害来自何处


微博截图

“疯批女同性恋”的梗虽火,

但评论区“互扇耳光”等场景不仅仅是“疯”哦,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多元性别群体的家庭暴力问题吧!


家庭暴力与《反家暴法》

2016年3月1日,中国针对家暴问题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以下简称《反家暴法》)。基于中国屡见不鲜的家庭暴力状况,这部法律被认为是保护妇女权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反家暴法》中对家庭暴力有如下定义:“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对比联合国框架以及其他反家暴立法较为完善的国家地区,虽然该定义仍未明确把性暴力经济控制包括在内,但总则第3条关于“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的承诺,为司法实践和法律完善打下基础,有利于实际发生的各种形式家暴的治理。


《反家暴法》后性少数群体被保护了吗?  

2021年是《反家暴法》正式施行的第五年,这五年中,《反家暴法》为众多受暴者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然而对于性与性别少数群体而言,《反家暴法》是否能成为有效保障,还需要进行从法律效力到文化背景的多方面探讨


《反家暴法》在定义中将家庭暴力的发生范围指定在“家庭成员”间。与此同时,《反家暴法》第37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意味着同居关系也被纳入家暴治理范围。该法条没有限定同居者性别,可视为包括同性同居者。这对性少数人群的亲密关系暴力干预和受害者的保护有重大意义,是对地方反家暴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取得的成果的积极回应。


从另一角度,由于同性婚姻不受我国《婚姻法》保护,加之立法部门及政府各机构对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的主动忽视态度,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多元性别家暴事实和个案往往少被受理和给予援助。


另外,在一个异性恋中心主义的社会,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的身份具有边缘性,社群伙伴因此更难信任并求助于正规机构和政府部门。在普遍的恐同环境中,性少数群体还可能通过自我贬低、厌恶的方式来回避社会文化中性倾向不友善带来的伤害[1],因此暴露暴力遭遇对Ta们来说更加困难多元性别暴力在公众层面的能见度也更低

LGBT群体同样遭遇家庭暴力


上述种种都增加了性与性别少数群体在面对各种形式暴力时的脆弱性。尽管《反家暴法》的出台和实施对防治性与性别少数人群家庭暴力具有积极意义,但从实践层面推动促进多元性别社群福祉,仍然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与努力。


性少数群体遭遇家暴的现状与特点     

在性少数群体中,按照暴力事件发生的关系来源,家庭暴力可以主要分为:


原生家庭暴力: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矫治等

亲密关系暴力:威胁出柜、情绪勒索、裸照威胁等

来自异性婚姻的暴力:婚内出柜后受暴、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纠纷等


由于国内对性少数群体的研究调查较为缺乏,本文根据同语《中国性少数群体家庭暴力研究报告》、《中国女同性恋和双性恋家庭暴力状况调查报告》、《亲密关系中的暴力调查报告》以及其他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社会事件,描绘性少数群体遭遇家庭暴力的现状与特点如下。

家暴发生比例较高

根据同语调查,在419份样本中,曾经遭受到家庭暴力的女同/双性恋者的比例高达68.97%[2]。


女同/双性恋群体中的家暴发生率高于其他,如中国法学会反家暴网络2002年对湖南、甘肃、浙江三省抽样调查的结果——家暴发生率为 34.7%;全国妇联与国家统计局2011年联合开展的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的结果——家暴发生率为 24.7%(注:数据仅供参考,由于抽样方法不同无法直接比较大小)。大量调查研究也显示,LGBT群体遭遇暴力的整体情况接近或高于顺性别异性恋群体[3~5]。


可见,基于多元性别与性倾向的家庭暴力并不罕见。

少被报道,但的确发生的LGBT家庭暴力


原生家庭暴力最普遍

从暴力来源看,来自原生家庭的暴力所占比例最高(49.16%),其次是来自同性伴侣的暴力(42.64%)。


对性少数群体来说,家庭是排拒和歧视发生最多的地方,而且对身体和情感的暴力最严重。许多同性恋屈从于家庭的压力,被迫结婚,养育后代。这部分人当中,绝大多数和异性建立了关系,另有一些人选择了“形婚”。


家庭的压力和排拒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有些LGBTI 人士被迫接受心理治疗乃至所谓“扭转疗法”,给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对于正在身份认同探索期的青少年而言,家人对其性与性别身份的态度将产生重要影响。2015年5月,山东青岛一位15岁的男孩,向家人出柜后遭受父亲的肢体和言语暴力,以至于有轻生念头,后在青岛公安搜救下平安救回… 

精神暴力最严重

对于女同/双性恋来说,无论是来自原生家庭的暴力,还是来自同性伴侣的暴力,精神暴力的发生率都超过40%[2]


严重精神暴力方面,双性恋和同性恋无论是施加还是遭遇的暴力显著高于异性恋者,尤其是双性恋者报告的遭遇严重精神暴力的比率(25.7%)远远高于同性恋(21.8%)和异性恋(18.2%)[2]。


性少数群体经历的精神暴力常常与被迫出柜、来自父母的暴力、以及公权力的介入相关,所以遭遇心理暴力的情节往往更加严重。


比起肢体暴力,精神暴力的发生可能悄无声息,精神暴力的受害者往往一段时间后才能分辨出,当时自己所承受的已经超出了亲人和伴侣关系中一般冲突的范围。有关精神暴力的故事可以参看镇镇过去的LGBT亲密关系暴力故事之“冷酷、无情、无理取闹”可能也是家暴?!

双性恋更容易遭受暴力

双性恋不仅在严重精神暴力发生率上远高于同性恋和异性恋,在同语的报告中,双性恋群体也自报遭受了更多的性暴力(23%)[6]。研究显示,在各种类型的亲密关系暴力中,双性恋群体都受暴最多[7]。

 有关双性恋的迷思:

双性恋只是变直或变弯过程中的一个暂时阶段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双性恋群体容易遭遇到来自异性恋和同性恋两个群体的排斥,更难建立性别身份认同,在性关系中处于弱势,容易遭到来自异性与同性的双重暴力[8]。

细数了性少数群体所遭受家庭暴力的种种特点,

镇镇的考题来了!



答对的奖励镇镇的拥抱一个!


另外,如果您是正在

遭受暴力的性与性别少数群体,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我们的服务表单。

我们的工作人员收到消息后,

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络!



参考资料:


[1] 李放,邢锦涛,王一博,宁凯,郑雪.(2015).年轻男同性恋者性取向隐瞒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机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6),1075-1078.

[2] 同语,2014,《中国女同性恋和双性恋家庭暴力状况调查报告》.

[3] Turell, S. C. (2000).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same-sex relationship violence for a diverse sample.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15(3), 281-293.

[4] Messinger, A. M. (2011). Invisible victims: Same-sex IPV in the nation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survey.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6(11), 2228-2243.

[5] Barrett, B. J., & St. Pierre, M. (2013).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reported by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identified individuals living in Canada: An exploration of within-group variations. Journal of Gay & Lesbian Social Services, 25(1), 1-23.

[6] 同语,2015,《亲密关系中的暴力调查报告》.

[7] Rollè, L., Giardina, G., Caldarera, A. M., Gerino, E., & Brustia, P. (2018). Whe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meets same sex couples: A review of same sex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1506.

[8] Turell, S., Herrmann, M., Hollander, G., & Galletly, C. (2012).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communities’ readiness for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revention. Journal of Gay & Lesbian Social Services, 24(3), 289-310.


文案:小方
排版: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