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她们 我们 ,作者Wo.Men项目组
此公众号用于发布“Wo.Men”项目相关调研成果和科普文章。感谢大家的关注,愿我们都活得温暖而有力量!
Wo.Men第一期推送
请查收
你期待的调查结果来啦~
#Wo.Men#
这是“Wo.Men”项目组
成立以来的
第一篇推送
篇幅较长,
可能触发您的伤痛回忆,
请【选择性】阅读。
了解项目后续进展和成果
欢迎关注此公众号
“她们 我们”
/ ///
01
关于Wo.Men
名称由来
2021年7月伊始,七位来自不同省份的大学生,怀揣着同样的爱与憧憬,志愿发起了一个女性权益保护项目,至今团队已有19名成员。我们将项目命名为“Wo.Men”。这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名称:首先,它是英语单词“women”的变体,代表女性群体,也突出了项目面向的主体——遭受过性暴力的女性和潜在的受到性暴力威胁的女性;其次,“Wo.Men”也是中文词汇“我们”的汉语拼音,作为项目的发起者,我们愿意始终与女性弱势群体站在一起,给予其支持与力量。最后,该名称也包含英语单词“men”,代表项目未来发展方向:跨越性别,为有同样遭遇的男性发声,为遭受性暴力的所有弱势群体发声,保护其合法权益。
“Wo.Men”项目将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收集全国范围内女性遭遇性暴力情况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女性对性暴力的认知及处理情况。
我们将着重了解:为何会发生性暴力?在哪些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性暴力?如何减少性暴力发生的可能?倘若发生性暴力,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应对?如何更好地疗愈?
结合学界理论成果,我们会对相关机构和社会组织进行访谈,辨明“性骚扰”、“性侵犯”等概念的相关定义,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目前对施暴者的惩处规定,同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法,为受害者介绍求助渠道、明确法律诉求,为女性群体普及面对性犯罪者的保护手段。希望通过努力,能够有效提高女性群体对性暴力的认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减少对性暴力受害者的伤害,为遭遇性暴力的女性提供坚实的倚靠。
“Wo.Men”不仅仅是“她们”,
“Wo.Men”更是我们。
02
关于第一次问卷调查
7月5日晚,我们发放了第一批问卷,对女性遭受性暴力的情况进行调查。经过大家的积极转发,截至7月8日18时,短短三天内,我们共收到2616份问卷,受访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女性,并有十余位加入了我们的团队。问卷结果是令人心痛的——冰冷的数据背后,是现实中女性遭遇的刻骨铭心的伤害。我们把这些数据公之于众,希望大家能够借此深入了解女性群体遭遇性暴力的现状。
1. 受访者构成
本问卷有效填写人次为2616,其中大部分的年纪处于18~25岁,部分是未成年,极少数为25岁以上。
图1
填写人员中绝大多数为学生,其他则为行政机关职工、事业单位职工、自由职业者等,占比较小。
图2
2. 性暴力防范意识
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会为了防范性暴力一直保持较高的警惕、或在一些比较陌生的场所时会保持防范,还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会在发现周围有可疑人员时采取防范措施。极少数受访者从不设防。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对身边环境保持警惕心理。
图3
3. 性暴力认知
关于接受性暴力相关教育情况,受访者中有大约三分之一表示基本没有接受过性暴力相关教育,四成左右只接触过一点,仅有约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接受过较为充分或很充分的教育。由此可见,性暴力相关知识亟待普及。
图4
关于了解性暴力相关知识的途径,九成受访者认同通过网络了解,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从朋辈群体、书本、影视作品获取相关知识,仅有少部分受访者表示从父母、老师了解到性暴力相关知识,另有少数十几位受访者表示自己亲身经历过之后才了解到性暴力是什么。
可以看出,性暴力相关知识的获取中,长辈、学校等权威教育缺位较为严重,主要依赖主动了解学习,并且知识来源的权威性无法确认。其中,互联网发挥了主导作用,各大社交平台、专业书籍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作为社交平台中的一种,我们希望通过信息收集,能够尽可能减少“无知受害”情况的发生。
图5
关于对性暴力的界定,实质肢体接触行为如强迫发生性关系、进行性虐待等行为在绝大多数的受访者眼里都属于性暴力,但仅有约半数受访者认为如偷拍、黄色笑话、打探私生活等言语行为以及裸露性器官等视觉冒犯也属于此范畴;仅有约一成受访者认为无故加微信、邀请共餐/看电影等私密双人活动也属于性暴力。
整体来看,除了极端性行为,受访者对“性暴力”概念的外延理解较为多样,在认知中缺乏被广泛接纳的评判标准。
事实上,根据学界研究,问卷选项中提到的所有行为均属于性暴力。在后期推送中,我们将会详细对概念进行阐释,以帮助更多人了解。
另外,绝大多数人都认同同性有上述行为也属于性暴力,表明对于性暴力的判断标准更倾向于特定行为而非特定性别。
图6
对于哪些场所更容易发生性暴力,绝大多数人认同私密场所和娱乐场所是性暴力高发地点。但有近一半受访者认为公共场所也容易发生性暴力。此外,相当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公认正式、熟悉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发生性暴力。对此,部分受访者认为,没有“更”一说,只要有施暴者,任何场所都可能发生性暴力。
图7
4. 性暴力发生情况
在2616名受访者中,有1515人表示自己或自己认识的女性遭遇过性暴力,占比超过一半。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难过的数字。
图8
从遭受性暴力的形式调查可以看出,各选项占比均较高,大部分的女性都表示遭受过挑逗、黄段子等言语冒犯、强迫接受色情内容等视觉冒犯以及偷拍等侵犯隐私的伤害,不正当的肢体接触发生频率最高。被迫性行为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但依然占比近一半。
图9
在“其他”中,有部分受访者给出了补充:
图10
关于施暴者的身份,在这1515份回答中,大部分表示遭受过陌生人实施的性暴力。在熟悉的群体中,同学、朋友和亲属施加性暴力的比例较高,其中同学占比超过一半。少数受访者表示他们遇到过来自网友,约会对象,亲人的朋友、邻居、家里雇佣的工人等的性暴力。总体来看,施暴者身份多样,关系上的亲密并不意味着施暴可能性的降低。
图11
在施暴者的性别上,绝大多数性暴力来自于异性即男性。
图12
从施暴者年龄分布来看,受访者遭受的性暴力大部分来自30岁以下的群体,其次是18岁以下以及30~50岁的年龄群体,少数是50岁以上。施暴者年龄分布较为分散,青、壮年群体更有可能施加性暴力。
图13
在遭受性暴力的频率上,遭遇性暴力在1~2次的有约占一半,接近三分之一频率为3~5次,少部分表示遭受过5次以上。
图14
关于遭受性暴力时的环境,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衣着正常时就遭受过性暴力,大约一半的是在白天光明正大时、公共场所、手机或网络上、密闭空间;三分之一左右的表示当在夜晚视线不好时、偏僻场所、密闭场所遭受过,只有少部分表示是在衣着暴露时。由此可见,女性的衣着情况与施暴者是否实施性暴力并无密切关系。
图15
在“其他”中,部分受访者进行了补充:
图16
5. 性暴力应对
关于认为发生性暴力时会怎样做,2616名受访者中,大多数都会选择立刻报警、言语警告对方的方式,大约一半表示会躲避/逃离现场,三成左右会暗示对方停止或直接打骂对方,也有少部分会选择忍耐下去。有一位受访者在“其他”里写到,“我把自己想象成死人,尽我所能不去感受任何感觉。”
图17
对于遭遇后的处理,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遭遇后会选择直接报警,约半数选择告知关系较为亲密的朋辈群体、家长,或向相关社会团体以及事业单位求助。约四成选择在公共平台发文求助。但也有少部分受访者表示因为害怕、羞愧所以保持沉默。
图18
在“其他”中,部分受访者给出了进一步说明:
图19
6. 性暴力产生的原因
对于性暴力发生的原因,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施暴者个人品行低劣是最主要的原因。社会方面如性教育普及程度低、犯罪成本过低、立法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等也是重要原因。但也有少部分人觉得受害者自身有问题;另有一些受访者表示这和父权社会的结构文化有关。
图20
7. 如何改进?
关于最后一题 “您认为反对性暴力、维护女性权益,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汇总了各方建议想法如下:
1. 教育类
(1)从小普及性教育、性暴力防范教育、平权教育。
(2)宣传女性权益相关知识,提高女性对有关内容的敏感性,并以适当方式进行反击。
(3)提高女性自我保护意识。
2. 立法类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有关部门重视起来,真正意识到女性权益受侵害造成的后果。
(2)建立方便透明的维权途径,降低维权成本,加大违法成本。
3.社会层面
(1)拒绝受害者有罪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更多受害者敢于发声。
(2)矫正男女关系中的不良刻板印象,比如,共处一室并非默认同意发生性关系。
(3)让更多的女性得以站在执法者岗位上,例如培养更多的女警察等。
(4)女性帮助女性,形成互助团体。
以上就是我们第一次问卷调查的全部结果。
非常感谢每一位认真填写问卷的姐妹,感谢你们的参与、分享,感谢你们的勇敢。你们填下的每一个选项,都是在为这项女性权益保护事业提供支持。
也非常感谢我们团队的7位初创和后面加入的12位志愿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在性暴力中挣扎的女性不再害怕,勇敢地走出阴霾、触摸阳光。
最后的最后,如果您愿意和我们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欢迎添加微信:dsj13849230985。您的经历会被我们作为匿名案例用于日后的科普与研究。放心,我们一定会对您的个人信息做好最严格的保密,也会为您提供最真诚的慰藉与支持。
如果您对此次调研报告或我们的项目有任何意见、建议,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
愿我们
在世界的阴影里
也能发光发热。
愿我们
都活得
温暖而有力量。
END
文编/ 三土 小森 詹弈秋
美编/ 阿龙 刘天韵
审校/ 三土 刘天韵
扫码关注,共同努力!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