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言沙龙×逍遥法内
·
由同语发起的「青言计划」,
旨在支持有志于多元性别研究的
青年学生学者构建共学社群。
这个夏天,青言携手同语
推出了「青言沙龙×逍遥法内」系列直播沙龙,
聚焦最新的中国LGBT+权益研究,
探讨其中呈现的现实
和展望、学术与实践的交点……
第一期沙龙主题为
“中国LGBT+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状况”
图源:https://www.glsen.org/
6月6日举办的「青言沙龙×逍遥法内」沙龙邀请了关注中国LGBT+青少年权益的学者和青年伙伴。从不同角度展现和探讨了LGBT+青少年的生存现状与未来。
感谢参与和关注本期沙龙的伙伴
本文回顾梳理了三位嘉宾的分享内容
供读者参考
本期看点
罗鸣
【LGBTI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权益】
通过数据描绘中国LGBTI未成年人群体权益整体状况,包括身心健康、教育,歧视与暴力四大主题。研究发现LGBTI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更容易受到威胁,针对ta们的暴力和欺凌普遍存在。
飞飞
【性/别少数者实现受教育权的挑战与对策】
关于中国LGBT受教育权的最新研究,通过1501份问卷数据,研究者从校园暴力与欺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性与性别平等教育三个角度出发,描摹性/别少数群体在受教育过程中所遭遇的典型问题和困境,并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
废鱼
【朋辈互助,服务LGBT+学生心理需求】
青年伙伴通过校园调研发现恐惧、歧视和隐瞒身份的压力带给LGBT+学生心理健康困扰。因此创立“魔柜”项目,六年如一日为LGBT+学生提供来自朋辈的倾听、支持和温暖。
01
中国LGBTI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权益
嘉宾罗鸣主笔了《中国LGBTI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权益》报告(未发布)。2019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大修,在为法律倡导寻找LGBTI未成年相关的数据和材料时,罗鸣发现绝大多数有关中国大陆LGBTI人群的资料数据都是关于成年人的,“我们对未成年LGBTI人群在中国大陆的生活与权益现状知之甚少,这一报告是为填补空白而写”。考虑到时间、精力、和未成年人可及性等问题,报告没有专门做问卷调查,而是搜索当时的调查研究中有关未成年LGBTI人群的数据或发现,单独整理成册。
本报告可分为基本情况、身心健康、教育,歧视与暴力四个主题,涵盖LGBTI未成年人生活与权益相关的八个主要议题。
基本情况
-出柜:未成年人完全出柜的比例比较低,选择性出柜是主要类型,同龄人是主要出柜对象。
-亲密关系与性关系:大多数LGBTI未成年人有过亲密关系经历,同性恋倾向的未成年人有过性经历的比例最高。
-社会接纳:数据显示出柜后家庭对未成年人身份的接纳程度较低,几乎一半的未成年人认为家人对自己的态度不太接受。学校对LGBT的态度模糊,中小学校老师接受程度较低。相比而言,同龄人的接纳程度较高。
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虽然总体上LGBTI未成年人对身份认同积极,也有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LGBTI未成年人曾因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而产生过心理困扰,出现风险行为如自残、自杀等。与其他未成年人以及LGBTI成年人相比,LGBTI未成年人具有更高的抑郁风险和更低的自我效能感。
与此对应,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支持系统较为匮乏。接受过心
理咨询的未成年人比例很低,他们接受咨询时遭遇过歧视的比例是20.2%,如被劝说改变性倾向、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咨询师/医生的病理化认知、问题化认知。在寻求帮助的未成年人中,相当部分考虑过扭转治疗,另一调查发现,寻求或实践过扭转治疗的LGBTI人群中,14.9%是未成年人。数据来自《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
http://www.bjlgbtcenter.org.cn/52/i-2517.html
-身体健康:跨性别和间性人未成年人在这方面的困境较为突出。调查数据显示,跨性别未成年人对激素要求很高,但是能安全获得激素治疗的比例很小,能接受性别肯定手术的未成年人比例则更低。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使用激素的跨性别未成年人出现不良反应,出现后只有少量会选择就医。至于间性人,3岁之前由父母医生确定性别是普遍的做法,且被大众媒体广泛倡议。
歧视与暴力
LGBTI未成年人遭遇家庭暴力的情况比较普遍,相较而言,出柜的未成年人遭受家暴的可能性更高。遭遇家暴之后,未成年人呈现矛盾状态,一方面很少向外界、公权力机构求助,另一方面对公权力、社会机构有明确而具体的需求,希望得到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二者之间的障碍值得讨论。此外,LGBTI未成年人遭遇校园欺凌的情况同样比较普遍,公开身份可能提高遭受欺凌的可能性,学校相关的反欺凌措施也相当有限。
总体而言,LGBTI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相对容易受到威胁,针对ta们的暴力和欺凌普遍存在,这一群体的权益实现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分享临近尾声时,罗鸣提到,近期生效的《未保法》修订,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儿童权益保护的里程碑,较为全面系统地保障了未成年人权益,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儿童公约的三大原则。但是,在实践层面上,LGBTI未成年人的权益实现会是复杂而充满挑战的议题。
02
性/别少数者实现受教育权的挑战与对策
青年研究者飞飞分享了《性/别少数者在受教育权实现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的内容,该研究通过收集到的1501份问卷,从校园暴力与欺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性与性别平等教育三个角度出发,描摹性/别少数群体在受教育过程中所遭遇的典型问题和困境。
研究者从人际环境、物质环境、物质环境三个维度,刻画当下性/别少数者面临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人际环境方面,教职工与其他学生对性/别少数群体的友好程度呈现出二元分立的状况,特别包容友善或特别恐同的老师占少部分,大多选择中立选项的学生平时和教师没有太多接触,不了解教师的态度;其他学生的态度则较为友善。
物质环境方面,只有2.8%的填答者表示所在学校存在性别友善厕所,缺乏厕所使跨性别群体如厕遭遇困扰和非议。
制度环境方面,30%以上的填答者表明校规校纪有禁止校园欺凌的规定,进一步访谈发现这些大部分是一般性禁止暴力和欺凌的规定,只有个别学校明确规定反对LGBT的歧视。
在校园暴力和欺凌层面,研究发现将近20%的填答者亲身遭受过校园暴力和欺凌,暴力和欺凌主要分布在中小学阶段,发生率最高的是嘲讽、取笑、性别矫正“劝诫”这样的语言暴力,跨性别群体面临的欺凌相较而言更加严重。由此,研究者在报告中提出一系列针对校园暴力和欺凌的立法建议,希望明确禁止针对LGBT群体的校园欺凌和暴力,提供更好的保护。
平等受教育权是其他很多权益的基础前提。研究发现有35位填答者或多或少在学业中受到不公平对待,涵盖入学或升学时遭遇不合理的区别对待,休学、退学、转学、开除,学业评价上受到影响或不公平对待等不同情况。有位受访者曾在高考升学时,因性取向遭到歧视,高中老师在学籍档案中的评价直接导致她被目标大学拒绝录取。
性与性别平等教育层面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填答者在整个求学阶段没有接受过任何多元性别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只在中小学通过个别讲座、课本得到一些基本生理知识,目前性与性别平等教育处于缺乏和失衡的状态。
目前已有立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开展性教育,以防止性骚扰和霸凌,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为防止在执行阶段多元性别平等被忽略,应该开展更加体系化的性与性别平等教育。
03
朋辈互助,服务LGBT+学生心理需求
青年伙伴废鱼介绍了ColorsWorld(简称CW)创立的魔柜项目,分享她与伙伴如何在校园内针对LGBT+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展朋辈互助。
通过一项关于LGBT+学生生存状况的研究,CW成员发现恐惧、歧视和隐瞒身份的压力,为LGBT+学生带来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为改善这一状况,CW在2015年建立魔柜项目,提供线上陪聊服务,每周在公众号后台陪伴来访、解答困惑,同时不定期举办提问箱和其他活动。魔柜每学年可以接待来访的服务者大致稳定在10个左右,今年前五个月共接待来访260多名。寻求魔柜支持的来访大多需要的是陪伴、理解和支持,涉及出柜相关问题时,还需要建议和更多专业帮助渠道的信息。魔柜服务者会为来访提供无条件的接纳、倾听与回复,辅助来访分析情况,进行资源转介。
谈到服务者坚持朋辈互助的动力来源,废鱼说,一部分服务者是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和老师,希望利用专业知识助人,精进自身技能;在陪聊过程中,很多来访会反馈并表达感谢,互相传递温暖;同时,助人也是一个自我赋能的过程,许多服务者会从中获得价值感。
本期回顾就到这里
下期青言将与大家分享整理
三位嘉宾在Q&A环节的发言与讨论,
欢迎持续关注!
整理:Lemon
排版:枣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