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影响性诉讼的一般模式,除了有以多元性别组织为枢纽的多方参与外,还能从阶段上一分为三。
作为一本负责任的倡导手册,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仔细聊一聊:各个阶段不同的工作重心和操作策略。
首先是至关重要的【诉讼前】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多元性别影响性诉讼成功的基础,必须把握住天时地利人和,坚决不打无准备之仗!
①有哪些议题可以选择?
多元性别组织近年来关注的议题不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② 选择议题时要考虑哪些契机?
这么多的议题摆在面前,我们应该怎么进行选择呢?这就显现出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了。
A.社群需求和社群基础
倡导的出发点是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生活,因此,议题选择不能凭空想象,而是要选择真正为社群所在意的议题,只有“人和”,才能拥有更牢固的社群基础。可以通过调查报告、个案服务等方式去更多地了解大家的需求。
B.大环境
大环境也是选择议题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决定了诉讼的“天时”和“地利”
C.持续推动的考量
选择议题时需要注意议题推动的连续性。同议题的案子有了一定的积累量才能使政府重视这一议题。以反就业歧视为例,随着四个案件的积累,法院现在接受立案的时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短。
D.议题风险评估
选择议题时还需要对议题的敏感性进行评估,尽量通过某些方式去敏感化。比如不强调结社自由,而是强调去除多元性别群体的污名化等。
*西西将要求处理“恐同”教材的信件和一大篮“鸭梨”递交给暨南大学出版社
① 挑选怎样的案例?
确定议题后,还需要对具体案例的进行筛选。不是所有涉及多元性别的案件都能成为影响性诉讼,为了实现倡导目的,应当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
以广州艾滋案为例,用人单位因体检结果为阳性而决定不予录用,就是一起十分典型的艾滋就业歧视案。
② 怎么选择合适的当事人?
当事人是诉讼的核心人物,也是决定影响性诉讼是否“人和”的重要因素。
实践中,大致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当事人,进行挑选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不同的特点:
“遭遇型当事人”天然地拥有一个好故事,因此传播性也更强,例如小红帽案的开端就是红遍网络的“一百块都不给我”视频。
但是,相比于“策略型当事人”, 具有偶然性的“遭遇型当事人”在配合度上则可能有所欠缺。
同时,影响性诉讼中当事人隐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曝光,因此“遭遇型当事人”可能会面临“被出柜”等问题,其风险承担能力更低。
③ 怎么支持和培养当事人?
多元性别组织支持和培养当事人的工作可以分四步走:
影响性诉讼的准备不仅包括挑选议题、案例、当事人,还涉及到具体的法律技术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制定战略和战术啦!
(划重点,都是干货)
① 战略:分析利益相关者
把一个议题转化为一个法律问题,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角度。而选择切入角度必须先分析案件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就是那些你希望能够影响的,并且能够对你的行动目的产生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切入角度应该和利益相关者直接对应。
比如,就业歧视指向的是立法缺陷,因此利益相关者是立法者,而扭转治疗本身就是违法的,指向的是政策实施和行业规范问题,精神卫生从业人员才是利益相关者。
② 战术:诉讼规划
确定了案件和当事人后,还要根据倡导目标和案件特点,确定要打几个案子,这几个案子要怎么打,选择怎样的案由,这些规划应当随着情况变化而加以调整。
除此之外,一个事件有时可以转化为不同的法律问题,如“毒教材”可能同时涉及“去病化”和“去污名化”的问题,在进行选择时既要注意不能“离题太远”,也要注意保持法律专业性。
虽然诉讼还未开始,但预热活动已经可以安排起来了。可以结合其他的倡导手法造势,引起媒体对这一议题的关注,或者就案件规划提前向媒体透露出风声。
比如,百度案在诉讼前就曾通过举报进行扭转治疗的“诊所”造势,并且邀请记者和倡导者一起去举报,引起了《南方周末》记者的关注,催生出一篇深度报道。
准备工作做完,就要进入正式的诉讼阶段了,想学习诉讼过程中的工作策略,了解专家辅助人的“神奇功效”,就千万不要错过下一期推送噢!
您可能还想看
材料来源 (同语出品2019年)
刘明珂《中国多元性/别影响性诉讼手册》
作者:邹杨
校对:窝窝头
排版:实习生白羊
责任主编:C先生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