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立法参与渠道篇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有点按捺不住了? 掌握这些立法渠道的同时,大家是不是对如何才可以成为立法参与“老司机”还有一些疑惑?那就快上这辆“立法技能培养”大篷车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主要介绍组织内部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立法参与技能。本篇介绍的立法技能有:立法监测、研究积累、建议撰写以及评估跟进。
一、立法监测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想参与立法,我们要先了解对立法信息和动态进行追踪、监测、记录和分析,了解目前的宏观政治和舆论的风向。很多情况下,进行立法监测可以给我们新的思路,启发我们参与立法。比如,同语曾经通过进行立法监测发现了《山东省反家暴条例(草案)》在公开征求意见,并根据此信息及时开展社群动员和立法参与倡导,号召伙伴们向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发送邮件,表达自己的心声。
那么,民间组织该如何进行立法监测呢?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如何进行立法监测
1. 定期查看相关网站是否有更新及重要信息发布,可以进行监测的内容有:全国人大网站上的立法说明草案、国务院的年度立法计划、全国及地方人大法工委承担的五年立法规划等;
2. 参加各类会议活动,了解某领域的立法信息及动态;
3. 与法学专家进行长期联系,借助法学专家信息网络进行立法检测。
二、研究积累
进行了立法监测,确认了我们需要提出的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式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答案就是:用数据说话!客观直白的数据往往可以使我们的说服工作事半功倍。那我们应该从哪里获得这些数据?这就要靠平时的研究积累啦!
与立法参与最相关且常见的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针对社群现状的研究,另一种是对现有法律和政策的研究。
在做对现有的法律和政策的研究时,需包括不同国家和层级的法律政策梳理,并在对比各国各地的法律之后给出可行的实践建议。例如同语的《中国女同(双)性恋者家庭暴力状况调查报告》和《中国性少数群体家庭暴力研究》(http://www.tongyulala.org/uploadfile/2019/0409/20190409093956953.pdf)使得同语能够在《反家暴法》草案出台的第一时间就发现草案存在的不足,并积极组织了立法参与工作。
三、建议撰写
在有了研究报告的积累之后,我们该如何将这些成果落实成具体可行的建议?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和协作机制啦!组织民间研讨会是最常见的协作机制之一。通过协作机制,我们可以整合专家学者以及社群伙伴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撰写建议。那我们要如何撰写这些整合出来的建议哪?我们特地为大家准备了贴心小tips:
撰写建议小tips
1. 尽量采用积极正面的表达方式和官方语言;
2. 法律建议部分列出上位法和相关反歧视法条;
3. 机构间互相分享建议模板,进行总结和推广;
4. 加强人员专业性,例如法律方面的能力建设。
建议撰写完成后,我们就该进行最激动人心的一步——将这些建议提交出去啦!通常来讲,提交的方式有个人提交、机构提交、个人联名和机构联名等,若多于一方提交,为了提高建议的可见度,建议多方提交的诉求一致、提交的事件集中、以及联合多个组织一起提交。
四、评估跟进
所谓评估跟进,其实就是自省,并在自省的过程中充分总结过去和当下的经验。我们建议,评估工作不仅应在立法参与结束后开展,也应在参与前和参与过程中及时进行。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哪?
在立法参与工作中,我们建议大家至少进行三次评估:
三次评估
1. 在立法参与前期的评估中,我们建议大家评估此次行动的目标和方案,包括计划影响的法律对象、要游说的人或者部门、行动中需要什么人和资源、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等。
2. 在立法参与中期的评估中,我们建议大家包括对立法参与过程的评估,具体来说有行动细节、参与成员的感受、出现的意外挑战等。
3. 在立法参与结束之后的评估工作中,我们建议大家对结束评估主要指跟进反馈与成效评估,包括相关部门是否收到民间组织提交的意见、是否及与何时作出回复、回复内容是什么、目标法律法规的状态及最终制定/修订结果、下一步动态等。
这三次评估不仅可以帮助民间组织充分准备立法参与工作,而且有助于及时调整立法参与策略、规避风险以及从已经完成的立法参与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民间组织的开展立法参与工作十分重要,所以一定要学会哦!
看了这篇文章,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万事俱备,可以立刻开展立法参与工作了哪?不要着急,和外界的合作也是立法参与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想知道如何可以更有效地和其他组织、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交流吗?请期待下期的立法技能第二篇吧!
【民间组织立法参与系列回顾】
文案:六子
编辑:五月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