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关于中国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家庭暴力状况,同语做过这样的调查。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为家庭暴力“叫好”的俗语,如今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随着《反家庭暴力法》的生效,政府与社会均在给予家庭暴力治理以更多关注。但目前中国国内的原生家庭暴力的严重情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因为一般性数据的缺乏而处于未知状态。在这一背景下,要想从家庭暴力中保护并服务性与性别少数,就也变的更加艰难。
关于中国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家庭暴力状况,同语做过这样的调查。
在调查的419份个案中,曾经遭受到家庭暴力的女同/双性恋者的比例为68.97%。从暴力来源上看,来自原生家庭的暴力最为常见,甚至占了受调查的女同/双性恋者所遭家庭暴力中的49.16%,其次才是同性伴侣之间的暴力(42.64%)。并且,从家庭暴力类型上看,精神暴力是该群体遭受的主要暴力。这种种伤害可能造成受害者患上精神疾病,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1]
表一:遭受不同暴力来源的情况
来源:同语:《中国性少数群体家庭暴力研究报告》,第32页
表二:来源于原生家庭的暴力类型
来源:同语:《中国性少数群体家庭暴力研究报告》,第33页
在中国社会的传统家庭观念中,既有要求子女对父母孝“顺”,又有“棒下出孝子”的说法。由此,家庭对性与性别少数者的不理解、歧视与排斥,也就容易演变为原生家庭暴力。并且,由于性与性别少数未成年人尚处于父母监护之下,这一群体尤其容易成为基于多元性别的家庭暴力受害者。而“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观念,恐怕也使不少执法工作者、服务人员及社群,在此类家庭排斥、家庭暴力案件中,或是觉得“爱莫能助”、或是觉得“鞭长莫及”。
不过——
事情真的应该是这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社会、文化背景大相径庭,在美国,一样有性与性别少数未成年人遭遇家庭排斥和原生家庭的暴力。对这一批年轻的受害者而言,逃离家庭、流浪街头甚至成为了一种摆脱原生家庭暴力的方式。
那么,研究者、倡导者与服务者,究竟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从而为解决迫使其流离失所的原生家庭暴力问题,提出精准的分析与可行的解决之策呢?
在2012年与201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威廉姆斯研究所联合真彩基金会(True Color Fund)和普拉特基金会(The Platte Fund),进行了名为“为我们的青少年服务”的研究,其内容主要涉及针对为无家可归青少年提供服务的机构及专业人士的调查。在被调查的社会机构中,有94%曾为性少数青少年提供服务,且性与性别少数者约占这些组织服务对象的40%。[2]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盖洛普调查中心2018年5月新发布的调查显示,2017年,LGBT群体约占美国人口的4.5%。[3] 如果多元性别不是导致青少年遭受家庭排斥、流浪街头的突出原因,那么为无家可归青少年服务的机构,它们所遇到的、无家可归的性与性别少数青少年的比例,应当与LGBT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相似。
然而,40%的比例远远超过了4.5%。这说明,即使在反歧视立法相对健全的美国,基于多元性别的家庭排斥,很可能也是阻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流浪在美国街头的性与性别少数青少年大多遭遇了来自原生家庭的精神暴力、身体暴力、经济控制、性暴力等多种类型的暴力(详见图4),但与中国的情况不同的是,这些暴力通常导致的是青少年的离家出走和无家可归。
图3:Williams Institution: Serving Our Youth 2015: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Services Providers Working with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Youth Who Are Homeless or At Risk of Becoming Homeless, p4
虽然性与性别少数青少年的离家出走与流浪街头在中国表现的或许尚不突出,但基于多元性别的原生家庭暴力,却是在中美两国都存在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个问题,美国的社会组织有怎样的应对方式呢?
在另一份研究中[4],威廉姆斯研究所就美国社会组织为无家可归的性与性别少数青少年提供服务的内容做了详细的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社会组织及服务机构在以下两方面的不少做法,或许都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其实,对于这些遭遇家庭排斥或暴力的性与性别少数青少年,社会组织能做的有很多。威廉姆斯研究所做的这一系列研究,不仅应唤起我们对于社会服务的重视,为其他社会机构的相关工作提供了范本,还应引发我们的思考:
政府应提供什么样的法律与政策环境,以支持“为我们的青少年服务”的这些机构?
介绍完了美国的情况,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在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份同语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遭受暴力的女同/双性恋向正式支持系统求助过的不足1/5,而在这少数向正式支持系统求助的人中,认为能够解决问题或解决大部分问题的人数不足1/4。[5] 一方面,这一现象固然与中国传统家庭文化观念有关,即人们通常认为“家丑不能外扬”,因而羞于向外部支持系统求助,而更倾向于寻求亲人、朋友等的帮助(而亲人或许正是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另一方面,这一现象也或许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以及政府机构等正式支持系统的能力不足。
图4:接受暴力后的求助情况
同语:《中国性少数群体家庭暴力研究报告》,第37页
不过,从乐观的一面来看,在中国,社会组织对性少数群体家庭暴力的干预,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也还有很大的介入空间可以开发,而负有防治家庭暴力重任的政府机构、执法部门等相关责任方,同样可以参考他国经验,在民间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提升自身多元性别意识、掌握多元性相关知识,从而在服务性与性别少数青年中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力量。
那么,关于帮助性与性别少数青少年远离家暴,有思路了么?~
致谢
本文中介绍的调查报告及其内容可直接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威廉姆斯研究所(Williams Institute)网页上浏览及下载:https://williamsinstitute.law.ucla.edu/ 在此对威廉姆斯研究所为撰写本文所提供的便利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同语:《中国性少数群体家庭暴力研究报告》,2015年,第32-34页,第36-39页
[2] Williams Institution: Serving Our Youth 2015: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Services Providers Working with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Youth Who Are Homeless or At Risk of Becoming Homeless, p.4,URL: https://williamsinstitute.law.ucla.edu/research/safe-schools-and-youth/serving-our-youth-july-2012/
[3] In U.S., Estimate of LGBT Population Rises to 4.5%, May 22 2018, Gallup, URL: https://news.gallup.com/poll/234863/estimate-lgbt-population-rises.aspx
[4] Williams Institution: Identifying and Serving LGBTQ Youth: Case Studies of Runaway and Homeless Youth Grantees, p.21-28, URL: https://williamsinstitute.law.ucla.edu/research/safe-schools-and-youth/identifying-and-serving-lgbtq-youth-case-studies-of-runaway-and-homeless-youth-grantees/
[5] 同语:《中国性少数群体家庭暴力研究报告》,2015年,第32-34页,第36-39页
镇镇求打赏~买彩虹糖吃^v^
作者 | Carol
排版 | 维允
编辑 | Guk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